我以为只有在澎湖,才看得到沿着海风边缘生长,填满小路转弯处的天人菊。夏天某一个午后阵雨前,漫步观音海边,没想到也遇见了一片色彩瑰丽,染得热浪红艳艳的天人菊花朵。桃园观音莲花季依然在七月举行,到了夏天季节,我常想着到观音的乡间小路单车漫游。心里惦着荷花,一旦走进乡间氛围,却更喜欢空气中轻飘的农村味道。把田畴沃野间迷路,当成追寻与探秘的兴奋脚步。最后,赏荷花倒变成旅行中的配角,心里念着有更多不期而遇的惊喜。每次都没有计画的走入观音小乡,随意停车、随意漫游,莲花季会场最后总是突然出现在旅程中某一个地方。非假日时间四处显得空荡,若是心里烦闷,荷花池子吹过的清闲早风,该能把满脑忧愁淡化许多吧!这是我为什幺不喜欢人挤人,老喜欢在无人的落寞时刻,独自游走乡间的理由。几年没来,乡下道路上画了自行车道,路边要停汽车变得很不方便。脚踏车走起来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一样轻轻鬆鬆不必闪躲如城市中来来往往的车潮。自从大部份农场要收费参观后,游客明显变少,赏花盛况不再热络。泛黄的稻田、微微的稻香,无拘无束穿越如黄毯的田边,比愈见萎缩的荷塘花田,更深入心、更实在得多。踏进小乡村第一眼遇见的不是荷花,是随处可见的丝瓜黄花,美丽又纯朴的花朵。「丝瓜」台语叫「菜瓜」,一直是农村瓜果类代表。走进台湾乡村,一定看得到菜瓜身影。今夏,观音的丝瓜花甚至比荷花还要盛开。小圳沟、稻田边、荒野前,到处都是绿色掌叶爬满棚架,一朵朵黄花向上探头,浓浓地绿配上淡淡的黄,景色美丽极了。今年的夏天多雨,尤其是午后一阵来不及躲避的大雷雨。我迷失在一片稻田间,忽然落下几滴雨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只好急忙踩着踏板找回主线道路。抬头看看天空,在我低头寻找心中美丽景色的同时,早已经填满沈甸甸的乌云。单车打包扛上汽车,往海边出发,却一下子又露出令皮肤刺痛的近午阳光。天气,真是难以捉摸。观音市街比较靠近海岸,台15线旧滨海公路从旁经过,古蹟「白沙岬灯塔」与信仰中心「甘泉寺」都集中在此。停好车,我用步行方式闲步市区。主要商家环绕甘泉寺,冷饮店、小吃店不少,但游客不多。我在唯一的公车总站前停留快半个小时,不见一班车进出站区。这种慢步调的况味,很适合一颗来自城市快速移动的心,下次想搭上火车再转搭巴士,感受从公车走下来的感觉。使用不同交通工具,一定会有不同的旅行体验。往海边走,黑云渐聚天空。云隙间的夏日阳光依然明豔热烈。观音海水浴场早年盛况不再,残破的景色铺陈海堤周围,海风中满是寂寥迴荡。原以为被人潮抛弃的海岸线,只有白沙纷飞、色彩平淡。往前走几步路,海堤边却出现一条带状红色花丛,沿着堤边小路,一起转弯、画着美丽弧线。洋红花心圈上亮黄色彩,是「天人菊」 与海风手牵手,摇着大海寂寞的味道。那种感觉,是无比的伤感又无比的美丽。天人菊的生长範围跨过海堤,儘管愈接近海水生长情况愈不理想,但沙岸上还是分布着小菊花的蹤迹。我心里很喜欢被遗弃的美丽,少了呵护、受尽风雨严酷折磨,开出的花朵只会更灿烂动人。跟随小花脚步踏入沙滩,贫瘠土地上充满了生命力。「海埔姜」蓝紫小花蔓生,随地形略有起伏。开阔海滩中,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小紫花美丽身影。「滨刺草」的长像令人头皮发麻,深怕不小心跌进针状丛里,可一定不太好受;观音大海的边界,有些美丽生长在荒芜角落。远眺绵长海岸,大风车比往年多了不少,台61线快速道路也通车直达观音海边。以后有空,我可以常来看海,听风转动风车的声音。顺便跟脚下的天人菊说一声:「你好!」有关于观音乡传说清咸丰年间,农家工人耕作回家路经观音溪,见溪中天然石块与观音神似,步下溪流中取出石块置于路旁,附近居民供为观音彿祖,并称为石观音。而后地名由来,与此传说有不可分的关係。信仰中心「甘泉寺」建庙历史,也是由此开始。
观音乡公所官网: http://www.guanyin.gov.tw/白沙岬灯塔是台湾最西侧的灯塔,1899年日治时期,以三年时间完工。历经二次世界大战烽火与岁月的洗礼,目前为桃园县定古蹟,且仍在服役。纯白塔身伫立在一片绿色滨海丛林内,景色清新,为观音乡的地标景点。
桃园文化局官网简介: http://www2.tyccc.gov.tw/tyam/resihistory.asp?KeyID=10 story_type=4摄影、文: 茶花小屋 2011.07.15今年夏天雨多,午后阵雨前带着空白心情到观音漫游

荷花花况一年不如一年踩着小单车四处闲晃,我觉得最美丽的花朵不是农场里的荷花与向日葵

而是沿着田边小路、水圳瓜棚夏风中轻摆的丝瓜黄花

浓绿的瓜叶上,黄色丝瓜花纷纷探头

简简单单的农作与收成心情,最能裁出田间之美

观音的乡间马路旁画上好多自行车专用道乘着风,掠过一幕幕田乡风光可是自行才有的专利

随时停下单车,揽下美丽动人的稻田风情

再过不久,这方黄色稻田,该要收成了


每次来,都没有计画、没有路线但随意没有目的的单车漫游路线一定会碰上,年年改变地点的莲花季会场


太晚了,少了光影变化荷花拍起来色彩平淡

会场,只有在假日人潮众多时,才开张营业近几年,农场大多要收费参观商业化经营模式,是否钝化了原本的农乡意识


离开变调的莲乡,来到原有历史的观音市街上甘泉寺伫立在市街中心在地的繁荣中有几许冷清

甘泉寺、甘泉井的历史与观音乡名称由来有着不可分的关係


在街上走了快半个小时没见到有公车从这小乡的站里开出来只见那阿伯独自一人的等候


往海边走,路过白沙岬灯塔它的身躯还是纯白


一直漫步到海边观音海水浴场的地标还在但那昔日的人潮早已退去海滩也不适合玩水踏浪了只剩夏天的海边阳光,最适合晒菜乾

回头看,这里反而把灯塔看得更清楚


海堤边,好多天人菊盛开



我以为只有在澎湖才看得到沿着海风边缘生长,填满小路转弯处的天人菊


夏天某一个午后阵雨前,漫步观音海边没想到也遇见了一片色彩瑰丽,染得热浪红艳艳的天人菊花朵

洋红花心圈上亮黄色彩是「天人菊」 与海风手牵手摇着大海寂寞的况味那种感觉,是无比的伤感又无比的美丽。

我跨过海堤发现被遗弃的海边充满生命力

天人菊,跨过堤防,往海水边岸生长

「海埔姜」蓝紫小花蔓生,随地形略有起伏开阔海滩中,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小紫花美丽身影

「滨刺草」的长像,令人头皮发麻深怕不小心跌进针状丛里

远眺绵长海岸,大风车比往年多了不少台61线快速道路也通车直达观音海边以后有空,我可以常来看海,听风转动风车的声音顺便跟脚下的天人菊,说声:「你好!」

沈甸甸的天色,雷雨即将到来再见多雨的夏天午后,再见观音


二轮仔单车小旅行 ~ S4.慢骑.停车.感受.分享 / Design Photo by 茶花小屋
文章来源:茶花小屋
个人签名档
慢骑、停车、感受、分享,单车旅行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结合运动以丰富旅行过程,透过健行或骑脚踏车方式漫游体验在地风情。
